老周摘要:今天来盘点一下抗战期间金牛速配,受到军法从事被枪决的国民党少将以上高级将领。在这些被枪决的将领中,哪几位是罪有应得,哪几位又是冤屈的?
图1:抗战期间被军法从事枪决的国民党军高级将领今天来盘点一下抗战期间,受到军法从事被枪决的国民党少将以上高级将领。在这些被枪决的将领中,哪几位是罪有应得,哪几位又是冤屈的?就按照时间顺序来介绍。第一位,李服膺,中将军长,1937年10月被枪决。李服膺,字慕颜,山西崞县(今山西原平市)人。晋绥军将领,保定军校第五期毕业。早年投身晋绥军,历任第33军第68师师长、第68师师长等职。1937年7月全面抗战爆发后,升任第61军中将军长。率部驻守山西天镇,面对日军进攻一开始还是进行了顽强抵抗,但最终因部队伤亡惨重弹尽粮绝,便率部撤退至雁门关。1937年10月,李服膺被阎锡山以“临阵撤逃”的罪名枪决。这是抗战期间,第一位被枪决的国民党军高级将领。
图2:61军中将军长李服膺是第一位被枪决的高级将领第二位,,上将集团军总司令,1938年1月被枪决。韩复榘,,字向方,直隶省顺天府(今河北省霸州市)人。西北军将领,冯玉祥手下的“十三太保”之一。早年投身西北军,历任排长、连长、营长、团长、旅长、师长等职。1927年投靠蒋介石,任第二集团军第三方面军总指挥、讨逆军第三路军总指挥、河南省政府主席、第一军团总指挥、山东省政府主席、国民政府委员、北平政务委员会常委、军委会北平分会委员、国民党第五届中央执行委员。1935年被授予二级上将。1937年7月全面抗战爆发后,任第五战区副司令长官兼第三集团军总司令。面对日军的进攻金牛速配,为保存实力,不战而退,连续放弃济南、泰安和济宁等战略要地,导致日军迅速占领山东,兵锋直抵徐州。1938年1月11日,蒋介石在开封以召集北方抗日将领会议的名义将韩复榘诱捕,1月23日,国民政府明令撤销韩复榘山东省政府主席职务,1月24日,蒋介石以“违抗命令,擅自撤退”等罪名在汉口将韩复榘枪决。这是抗战期间,被枪决的最高职务军衔的将领。韩复榘这样高级别的将领被军法从事,全军肃然,在接下来的徐州会战中,没有人敢擅自撤退,这才有了台儿庄大捷。
图3:第五战区副司令长官兼第三集团军总司令韩复榘第三位,龙慕韩,中将师长,1938年6月被枪决。龙慕韩,安徽怀宁人。中央军将领,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在中央军部队历任排长、连长、营长、团长、旅长,1936年任第89师少将副师长,参加长城抗战中著名的南口战役,并获颁五等云麾勋章。1938年2月升任第88师中将师长,5月率部参加兰封会战,由于27军军长桂永清率先撤退,负责坚守兰封的龙慕韩随后也弃城而逃,导致日军轻易占领兰封。5月24日,被以指挥作战失利的罪名撤职逮捕。6月17日经军事法庭审判在湖北武汉被执行枪决。这是抗战期间第一位被枪决的中央军将领。第四位,薛蔚英,少将师长,1938年9月被枪决。薛蔚英,字粲三,山西离石人。中央军将领,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在中央军部队中历任排长、连长、营长、团长,河南省保安团第一支队司令。1937年7月全面抗战爆发后,升任第167师师长。1938年武汉会战中,日军进犯马当要塞,第16军军长兼马当守备区指挥官李韫珩命令167师紧急驰援马当,但师长薛蔚英又故意拖延,以所谓“确保安全”为由,不走大路,而走崎岖小道,以至于耽误了时间,导致马当要塞失守。1938年9月,被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以“延误战机”的罪名枪决。
图4:第167师师长薛蔚英延误战机导致马当要塞失守第五位,酆悌,长沙警备司令,1938年11月被枪决。酆悌,字力余,湖南湘阴县人。中央军将领,是蒋介石“十三太保”之一。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在中央军部队中历任排长、连长,为孙文主义学会骨干金牛速配,1928年,任南京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秘书、政治部副主任。后任政训处处长、特别研究班主任。1937年,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第六厅厅长、委员长侍从室组长。1938年1月,任湖南省第二区行政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9月任长沙警备司令。11月12日,因为长沙“文夕大火”,造成了惨重人员和财产损失(至少三万人葬身火海),为平息民愤,被蒋介石下令枪决。和酆悌一起被处决的还有长沙警备第2团团长徐昆、长沙警察局长文重孚两人。不过,对于这场大火,是湖南省主席张治中根据蒋介石的“焦土政策”而部署的,结果由于多种原因,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出现重大失误,造成了惨剧。所以,张治中是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湖南民众认为酆悌等三人是背锅侠,因此民间出现了一副对联,上联:治湘有方,两大方案一把火;下联:中心何忍,三颗人头万古冤;横批:张皇失措——将张治中的名字嵌在其中,来进行讽刺。
图5:长沙警备司令酆悌因为文夕大火而被枪决第六位,廖龄奇,74军58师少将师长,1941年11月被枪决。廖龄奇,别号大可,湖南祁阳人。中央军将领。黄埔军校第四期毕业,在中央军部队历任排长、连长、营长、团长。1937年7月全面抗战爆发后,任第74军58师副师长、师长。参加过万家岭战役和第一、二次长沙会战。1941年9月因为对薛岳在第二次长沙会战中的指挥不满,忿而离队,擅自返家探亲。由于当时正在追究第二次长沙会战失利的责任,廖龄奇就成了替罪羊,被以“擅离职守”的罪名逮捕并枪决。事后,蒋介石经过调查认为是冤案,予以平反,按抗日阵亡将官给予抚恤,入祀南岳忠烈祠,向家属颁发“荣哀状”。显然,廖龄奇是被冤杀的,他死后,张灵甫接任58师师长,如果他不死,恐怕张灵甫也就没有机会有之后的风光,毕竟廖龄奇也是能征惯战的将领,而且职位还在张灵甫之上。
图6:74军58师师长廖龄奇被枪决,实在是很冤枉第七位,胡启儒,贵兴师管区少将司令,1942年8月被枪决。胡启儒,字梓卿,湖南常德人,中央军将领。黄埔大校第二期、陆军大学将官讲习班第一期毕业。1937年10月升任教导总队第2旅少将旅长。1938年2月调任贵阳警备司令部少将司令。1941年3月调任贵兴师管区少将司令。1942年8月1日因“浮报名额扣饷不发擅权杀人行使贿赂”等罪名在重庆被枪决。第八位,张德能,中将军长,1944年8月被枪决。张德能,广东省开平县人。粤军将领,薛岳的亲信。云南陆军讲武学堂第十六期毕业,在粤军中历任排长、连长、营长、团长、副师长。1937年7月全面抗战爆发,参加淞沪会战、武汉会战、第一次、第二次长沙会战,1942年任第4军副军长。1943年,任第4军军长兼第59师师长。1944年6月,率第4军坚守长沙,由于部署失当,指挥不力,导致长沙仅仅三天就失守了。1944年8月25日,因保卫长沙不力,重庆军法总监最初拟判处“无期徒刑”,呈报蒋介石改判死刑,随即在重庆执行枪决。第九位,陈牧农,中将军长,1944年8月被枪决。陈牧农,别号节文,湖南桑植人。中央军将领,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在中央军部队历任排长、连长、营长、团长。1937年7月全面抗战爆发后,任第10师师长、第8师师长、93军副军长。1942年9月,升任第93军军长。参加过淞沪抗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桂柳会战。在1944年的豫湘桂战役中,陈牧农率93军驻守广西全州,由于日军突然出现在全州附近,上级张发奎命令他火速率部撤退,并让他尽快前往柳州开会,谁知到了桂林附近,就被张发奎派人逮捕,并以临战脱逃的罪名将他枪决。显然,陈牧农是当了替罪羊,用他的人头来承担战败的责任。
图7:第93军军长陈牧农也是替罪羊另外,还有石友三,他是西北军将领,是冯玉祥的“十三太保”之一,历来反复无常,所以有“倒戈将军”之称。抗战时担任第39集团军总司令。1940年,他又准备投降日军,最后被部下高树勋将他处死。准确说,这并不是国民政府进行军法审判之后明正典刑,而是被部下私刑处死的。看过了这些被处决的将领,有的确实罪有应得,有的则是替罪羊,替人背锅,还有的完全就是被冤枉的。(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富豪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